与其他smart phone的比较 和palm系统的未来 (站在用户的立场来看) 3 ?5 i( A+ O- ]) i: W
1 B- ~6 O' J6 O7 H$ q/ M. N# G d
入手palm已经两天了,基本已经熟悉palm系统和感受到了palm的设计理念了$ |9 c* y5 @" F/ |0 a4 m# }; ?
9 E" I6 f1 r) L. v$ }
先谈谈微观的方面吧 优点已经说了很多,人性化、一体化不错(从桌面系统上来看不错,网络的一体化基本等于0)、直觉操作、PIM无比强大、汉化做得也不错、第三方软件丰富,手写与键盘输入的罕见完美融合;夸张一点,PIM帮助实现了工作与生活的完美平衡;PALM实现了PDA与人的操作、互动合而为一的至高境界
" F& w2 i" A- O' C3 `$ w$ g+ f) u% S( X k% p
下面说不足 1. 680电池太弱,众矢之的,没什么好说的3 }9 [0 @+ V: v2 ]: r% s) |
2. 接口问题:现在还使用自家接口的已经不多见了,除了apple(但好歹apple是跟ipod通用)。想要随时随地接入电脑,只有一个选择,miniUSB!当然蓝牙解决了很多问题,但第一不是所有的电脑都有蓝牙,第二,680的蓝牙还不是2.0版。
. I6 H! } f! H9 M q. L3. 系统稳定问题:耐心调教,才能达到最佳状态。一旦达到平衡,一个字,爽!至于方法,参见我前面的三条原则:少用汉化,少用调用程序的软件,多用系统自带
& K0 h. a5 x; [. FBlackBerry 8 Q2 k4 y) z3 p* E+ }# d! S; Z
s60和wm的速度慢和操作步骤繁琐就不说了,众人皆知;不管软硬件功能有多强大,如果操作不顺畅,必须无视! bb是经常拿来跟palm比的,因为它足够小众和酷。2008年,bbcurve火得一塌糊涂,在欧美时尚领域简直比iphone有过之而无不及,现在这把火有延续到bold和storm的趋势。一向以稳重商务形象示人的bb在完美集成娱乐功能之后(mp3+摄像头+wifi+GPS),摇身一变成为最炙手可热的手机,这是令大家费解的一件事!所有的功能,大多数手机制造商都能轻易实现(除了palm的wifi和gps),甚至性能更强悍,为什么bb却莫名其妙成为好莱坞标准装备了呢? 5 B S( ~0 H, [* `! N
原因在于bb的系统!
1 V( x( @1 k1 t, T; ]7 Y0 ?7 A大家都受够了微软和s60的煎熬了,这是对使用PDA乐趣的大屠杀!
/ d! k1 P v, a* Q如果要收一份mail,其他的手机(包括palm)需要进入界面,在众多图表中找到邮件图标(或者进入分配给快捷键完成,某些数字键盘的就实现不了),再登陆,再打开帐号,打开收件箱,通过客户端点击开始发送/接收邮件。5 c) H! ^1 U5 k6 r" q3 o
bb不需要,如果是收到邮件,直接按进入,就能零时滞的阅读几乎所有的原文加上附件内容,然后r直接回复,创建也很简单,m键c键,不用常按,不用组合,就处于待命状态,比手写笔控制或者菜单进入快了不知道多少倍。
6 Q% N& T! S! K这就是方便,这就是简易程度,这就是人性化!
8 C$ m4 ?5 r5 X黑莓还有诸多快捷键,都不需要长按(当然处于其他列表时,无法轻易打开),比微软、s60要强太多了!* m9 ?7 s$ I5 Z7 s6 b
" c4 t4 r' Z# E) \
但黑莓的好处也仅限于mail系统的强大!(从个人用户角度出发)而且这还需要企业服务的支持或者高昂的个人使用成本。(黑莓作为商务用机,还有其独到的超稳定操作系统,通用接口,完美的企业信息整合能力:黑莓邮件系统不仅仅是邮件功能,还有企业信息共享和同步,PIM的升级版:EIM:EnterpriseInformationManagement,这个系统在操作上是极简单无比的,不需要终端用户做任何动作,即可立刻获取)6 Y) O7 H- X) G3 n
黑莓在音频视频播放、摄像头、网络应用、GPS方面相对于其他智能手机没有任何优势,也没有任何劣势;它在菜单管理、软件开发方面显得很保守,PIM也中规中矩(可用,易用程度仅仅不及palm而已)。但凭借优秀的界面快捷键操作、流畅的速度、完美集成的企业信息系统和超级人性化的邮件系统、舒适合理的全尺寸键盘(treo全尺寸键盘是从黑莓购买的专利)、轨迹球操作、超眩的屏幕、时尚的外观(curve的流线型、88的薄、bold的皮质和storm的苹果化,适应美国人较大的手型)* Q; S1 W+ Q- w
. T8 d- W w1 U& m# ^再谈谈我认为palm最失败的地方 它不好上手,尤其是使用其他智能手机平台的,初次使用有点莫名其妙。它需要比较高的技巧和折腾精神,这是阻止palm普及的重大原因。
, K1 o' Q6 w' r: V1 b& v4 h大家都习惯了s40和windows的操作界面,这也就是n家和微软一直要沿用某些臭名昭著的操作界面而不使用更符合人类直觉和使用习惯的palm界面。所以系统的普及性始终是大问题,这点,n家和微软有优势,这成为palm的致命缺陷!
. B+ x# {2 \) u% ^, L0 u但是,palm的系统还是不够直观,如果你把比较对象换成apple的话。人们上手s60和微软很快是因为人们以前就在用s40和windowspc,所以不需要适应;人们上手apple很快因为它太直观了,没有任何繁琐的命令,不需要记忆等等。bb是另外一条路,全部的快捷键操作非常爽,而且上手也不难。 r# m1 Y$ t3 E. q! N
palm界面有四个,只能单线程运行,快捷键需要加载第三方软件设置,功能健有导航五个,四大天王再加两个电话按钮(电话红键还无法关机,电话绿键不能直接打电话甚至启动电话菜单),还有一个无用的回车键(在程序菜单中无法使用确定功能,这让在黑莓上有点使用习惯回车确定的我不太适应)三个侧键,一个顶键,还有菜单键、alt、shift,天啦!!!!palm一共有四个操作界面,20个功能键,几十个密密麻麻的程序!apple才一个退出键和一个界面而已!而且treo还不稳定,经常死机,需要长时间调教,除了有动手欲望的人和发烧友之外,有谁会信任这样的smartphone????
9 {6 l4 G) X- N9 K0 y$ y6 Opalm注定只是曲高和寡?实际上熟练之后的使用速度和人性化程度比拚结果一目了然,palm〉apple〉bb〉微软和s60。但在上手方面,人们看到palm系统肯定会很头疼,人们肯定不愿意去改变自己的使用习惯(这个成本看起来也许比后期的低效率成本更高),所以palm在与其他智能电话的比拼中失败了,因为看起来它适用的人群太小了,依然维持在PDA市场。可是,纯种PDA也许只占有当今需求的1%不到。(因为以前有些pda用户需要pda是为了存储更多的通讯录、记录日志、看电子书等等单个功能,而不是一个真正的PIM体系,而这些单独的功能早已经被其他smartphone集成了,真正需要palm这么优秀的体系和直观的OS的人非常非常少,简直只能用发烧友来形容)一个发烧友才会购买的手机,注定不会成为市场的宠儿和焦点,自然不会有人为它独特的OS继续开发软件,拜托,程序员也要吃饭!而且,apple、google的事业正蒸蒸日上,气势磅礴,留有的想象空间比PALM大得多
$ p. j- ` M( h& w8 i
% y: {6 G/ Z& I. u; cSMARTPHONE/PDA的未来 + X) B9 O$ _; r6 n* P0 h& K
现在,除了铁杆的palm迷之外,其他人大概都认可现在smartphone的竞争主要集中在更强的功能和应用上吧。虽然人性化、易用性是对smartphone的基本需求,但是功能的需求随着硬件技术的提升和3g的到来已经爆炸了。palm公司的人大多还活在为了易用性牺牲功能的美梦中。
n8 ]( F1 w4 l' T& D# z1 S% ?我不认为听音乐、看视频、电子书是cellphone最重要的功能,我也不认为完美的PIM是cellphone的必要条件,甚至功能多多的各类华丽强大软件也不是cellphone的进化方向。但是,基于3g网络的整合应用、与网络(而非桌面)完美结入才是最终的smartphone脱颖而出的制胜法宝!!!3 ~' X, U0 F1 X, Z' ^1 t0 Y# ?
从前的smartphone强调与桌面系统完美的结合,与pc软件实现同样的功能(这是wm最成功的地方),但我们要看到网络应用的潜力!
* u! {3 L) R0 g4 e3 v" e" T6 y8 a
1 K+ e/ v5 Y8 l7 B. NGOOGLE 4 I3 M0 m& J1 r+ l( u' G
edge、3g、全城wifi的时代已经到来。看看google现在所做的吧!一个在传统互联网领域失败得一塌糊涂的gmail(市场占有率跟google所花费的心血和精力绝对完全不成比例)在smartphone中一马当先,更不用提独占鳌头至今没有替代者的bb,还有完美集成各种娱乐性能之大成的iphone,尤其是在wifi上的成功。google还有90%占有率的移动搜索,rss阅读,网络日程的googlecalender(这要比与outlook有用多了,你可以随时随地更改schedule而不是只在你的个人电脑上和手机PIM上),googledocs,googlesheets,完全保存在网络上,随时随地取用;还有youtube、交友网站、博客、IM(msn、qq、飞信、gtalk);googlemaps/earth/GPS;各种浏览器(领先的还是google和apple)及丰富的扩展和插件;picassa、翻译! a" P7 v. C& C0 F5 {( A
2 t$ L9 Z; j- e* W( G
千万不要说google在pc互联网时代的种种失败产品(从gmail开始,到docs,calender,桌面搜索器、拼音输入法等等等等,不可否认都比较失败)已经彻底没有翻身的机会了,看看现在smartphone市场上无数的google产品(如果gmail与中国移动谈成了pushmail合作而不是bb,我想这个决策对于bb的全球市场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以及未来的android平台,google在这条路上已经有了全面的先发优势。- J# b8 c/ D1 a, }; T) G
微软值不得期待,软件系统的臃肿和低效率似乎已经缠上了巨头并且似乎永远走不出来;s60在wifi时代根本不值一提;apple在于它没有google这么好的网络应用产品和集成度(apple做出一个网络版的word很容易,但是把它和搜索、邮箱、浏览器等等结合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但在娱乐性方面已无人能出其右,所有的电影公司和电视台以后都要仰仗apple来分成(apple现在还有无数的游戏厂家的支持,以便在竞争激烈三足鼎立利润丰厚的游戏市场分一杯羹,而且这种可能性越来越大了)。0 I) x, h' Y s
; X7 | `9 p# v) D: H) s4 t C
Google已经成为smartphone网络时代的微软+google,在移动市场上,google有微软的操作系统,有微软的office(从word到outlook),有微软的ie,有使用最广泛的移动mail(黑莓除外),还有google桌面时代本来领先的搜索(广告商的宠儿,基本上是google目前收入的唯一来源)和视频网站(youtube),无敌的地图、强大的IM(gtalk现在不太强和广泛)以及层出不穷的新产品(picassa、reader、新闻),开放免费的linux平台(现在google很多高级服务都不免费),貌似强大的android平台。虽然Google没有真正涉足移动市场的制造领域(G1就算了),但它已经是微软、nokia、bb的最大对手了。除了缺乏市场运作经验,它几乎没有缺点。
7 A3 v. |4 x- |, ^, U未来的移动市场不仅仅是一个手机相关的产业,它将是PC的发展方向,它代表了整个IT消费产业,这个市场也许是现在手机市场的十倍大,也许是更大。
: D5 s* x1 u5 a2 U( i# [+ q/ b* ~; }
1 O- H! }. |. A4 z0 d6 HPALM在哪里? ! |4 |) ]6 r# b
为什么写了这么多跟palm无关的事情,这是因为上述的是smartphone(也许叫PDA更合适吧)的发展方向,而palm在这个smartphone红透半边天的时代中毫无作为!!!没有wifi(意味着不能方便的接入网络),没有第三方软件支持(所有的人都在远离它,虽然它曾是市场的主导者),没有受到广泛认可的的网络软件(从浏览器到邮件客户端),没有独立的网络用户群(这意味着没有忠诚度和广告收入),没有GPS、游戏功能、超眩的视频播放和界面(完全不能吸引消费力旺盛的年轻人),甚至在老本行PIM上还停留在桌面阶段,没有占据网络PIM的先机,办公功能肯定比不过巨头微软,也没有google这么优秀的doc产品。。。。。。。。。。。。。。3 M% x+ w' u0 S: y( D
palm是一家没有未来的公司,它最好的出路在于被收购,最好去google帮助实现google系统的人性化和直觉操作(也许有人质疑我为什么最终选择了palm而不是其他,因为,第一,这是在中国,wifi不是到处存在,网络应用也并非想象中完美;第二google系统还没有正式推出,即使退出,前几年也是非常艰难的;第三,这是在中国,apple卖得贼贵,而且还有很多硬伤,远非完美,尤其是输入这一方面;第四,palm的操作系统、软件性能和硬件性能,从桌面应用的速度、易用性、功能丰富程度、娱乐性和gprs网络应用来看在目前看来,是够用的,依然也是最优秀的)
3 ^8 w7 @1 Y# O" W$ X4 z# _5 M ( X5 C; `7 J; v& A9 Y
但是palm的精神依然还在,它为PDA做出的贡献早就得到广泛认可,它树立的行业标准(易用性、人性化)虽然没有得到nokia、微软的很好继承,但是在apple、bb、google身上,也许还会发扬光大!0 E+ V7 ]' A) }
- _% W+ d/ b# x* \" H7 Y# b
再次声明!
9 T4 B# I- \. B: x以下仅仅是我的个人使用经验和判断,不包含对某些品牌的攻击性,不想挑起他人的任何门户之争(事实上争论是无意义的,不会因为你的争论而让别人信服,反而有可能让别人更加坚持自身的立场,BBS也不是个吵架的地方,只是一个个人独特的感受和经验的地方,因此必须要腰有足够包容性在其中);每个人的经验和知识都有限,这样就会有种种偏见的存在,没有任何一个人说话是客观公正的,只能保证相对客观和公正;同时从不同的角度看不同的问题,观点肯定不一样。我在技术上不内行,所以为无法评价一个产品的技术到底如何,但这并不妨碍我从一个产品的市场角度和使用角度来探讨问题,这也是我所理解的PALM设计者的设计角度。所以希望大家抱着基本的交流态度来看这篇文章!谢谢! , F& X8 [1 w' K9 h% q* P/ S9 \$ T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