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328|回复: 1

[写号相关] [ZT] 智能手机讲座第七讲——微软智能系统 Windows Mobile简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9 0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发信人: pkufish (五鱼|等待你回来~~我在北半球很孤单), 信区: PocketLife4 m8 H: Z6 i) ]
标  题: 智能手机讲座第七讲——微软智能系统 Windows Mobile简介
5 }, f1 V; N' {% Q2 @/ V发信站: 水木社区 (Sat Jun  6 00:08:14 2009), 站内4 N6 F9 b  @! ~  N- I
# v9 [: I; M  N- E* N/ N
作者diablozhu@newsmth.net
1 p/ @( f6 k3 Q转载请注明来自于pocketlife.board.newsmth.net3 ^* l2 f) ?  g* l. m$ |+ u% K1 K7 i

/ {* L$ u. m& ?- S
+ H1 b2 _& H$ k3 JWM介绍——smth专题讲座之wm篇
  ]% [& y0 X& l: }/ O, ^6 i6 J0 e- k" J  d: |  g9 U& \) z% C) ]! Q

1 P$ v! V+ u  m  一、序言8 M* h$ R( b9 g# b, g/ z2 e

4 j9 w+ c: ~6 X; R& F6 ]  最新的ComScore统计显示,2009年第二季度美国的智能手机市场,WM的市场份额
) o. {2 K# |0 X4 U9 J; U: F达到了27%,仅次于第一位RIM的38%。而08年的统计资料也表明,WM的全球市场份额9 R" y* C/ T( [9 B2 W
扩大了近一倍。可以说WM越来越深入人心。7 O3 S7 w  a; t, J, F4 M9 }+ u+ r
' @5 @6 j5 q6 {
  二、WM的前世今生* f& [- I" p- t3 I! ~8 ~$ _
# }8 j4 n- C9 i; C3 `) K% n
  WM全称Windows Mobile,是Windows家族的一个重要分肢。当然,提到了Windows1 i2 h; y0 m1 M- y& [) p! V2 b
Mobile,就不得不提到Windows CE。Windows CE诞生于1996年,从CE 3.0开始,就; d. c. e' c3 d- l0 l4 {- m# v
作为一个嵌入式操作系统开始广泛的运用,包括各种工控设备、机顶盒、ATM机。CE0 t/ M0 S$ v3 V
具有非常强的兼容性,搞嵌入式开发的同学应该都知道,一般嵌入式开发板带的系统! V! q$ O# P! w# k0 M/ S& O
光盘中,除了Linux,还有一个就是CE。CE虽然兼容性强,但是由于整个系统过于庞大,
. a1 C2 W: X5 x$ n, _并不适合特定的硬件体系,所以在2000年,微软推出了针对pda的简化定制版本
9 v( e6 `) L, ~3 y& V" |PocketPC2000,,当然也有支援phone的版本,但那个时候人们并没有认为CE能在智能机
' O1 ^1 h8 \5 B. x. U+ {$ i市场有太多作为,所以该版本并没有面向市场。此时,只有当时为HP代工PPC的HTC看到
+ S& K, W9 B0 p3 {) \' K1 u了WM在智能机市场上的光明前景,所以在2002年的时候,发布了第一款PPC手机686,代号
/ {) Q: P0 l1 m% K0 ?' ]; aXA,此时该机搭载的系统已经是PPC2002PE。686推出以后受到了广泛好评,很多都是PDA7 g; m5 c) L, d# d3 {$ B5 i
用户,对于两者的整合,当然是十分的欢迎。PPC手机的成功,让微软备受鼓舞,在
/ E% Q6 B4 O: f次年的6月又推出了新的系统,并且重新将该系列的命名为WindowsMobile,这个名称. i0 c  d) ^0 H" I8 P
一直沿用至今。这个系列有四个版本,其中新增加的WindowsMobile for SmartPhone
- _) u8 y0 a2 g* ]则是完全针对当时的塞班系统的。他主要简化了wm操作系统中的触摸操作,同时对硬
0 ?( F5 h% D: J件的规格也做了降低。6 |8 O( `" O8 [# ^
' A& z' j: h5 z, G7 V
  04年,微软又推出了wm2003的SE版本,在这个版本中,正式加入了VGA分辨率的6 h6 s" Q+ s& G& F* t5 n, X% g: I
支持和WIFI的支持,也就从这个版本开始,虽然还有不少CE的影子,但WM操作系统完
0 W* q2 N7 ^2 N. y$ C  i, A8 K全进入成熟期了。也就在那年,两台具有里程碑意义的PDA,X50V和HP4700发布了,5 e/ P! E3 j2 J* {+ b/ D2 x
很多人在那一年感受到了WM对手持智能系统的冲击,我也就在那年正式加入PPC大军
1 B, h# t( u6 O。也许现在看来很平淡了,但是在那时看来,直接将一个vga分辨率的xvid放进去就3 Q# F2 ]; ?) U; s- v5 k
能流畅播放,那是相当震撼的,要知道很多老机器也不一定能流畅的放出来,
/ i$ V$ }3 r/ W6 y1 C
2 Q( |: o) v# t# s1 [$ J0 Z" P3 P  05年,WM5.0发布,新的officemobile加入了进来,同时WMP和IE也得到了升级。
3 G, C! F; S7 D/ H1 W  F) j8 c7 N; G不过给人最直观的感觉就是界面的配色变得更加好看了。
$ V9 O7 `: W! D$ s# j+ N" }: l" k8 \* A$ e' {1 \
  07年,WM6.0发布,WVGA的标准也正式加入,.Net也开始引入,各种网络应用得# u. X3 J# [% |# @. N: I( P* C
到了很大加强。从发布的速度上看,MS对WM的开发显然目标不明确,引入的东西也是0 Y& Z* q$ F0 e7 f' w
当时一些流行的东西,在定位上也显然没有很好的把功能区分开来。也从此版开始命: u! Z" N4 o6 h6 g6 w/ C( K0 S
名又有了更改,Windows Mobile Standard对应WM for sp; Windows Mobile Professional
; \! H/ P( M6 Y4 }& ^/ y2 ?" G对应WM for ppc(phone);Windows Mobile Classic对应WM for ppc(无phone)。
: Q7 z! {( i, X: g% s. M* H# c- I) C
  08年,作为WM6.0的修补版本WM6.1面世,修改的地方并不多,但让人感到温馨的! w( r# i8 ^# e) ~: J
改动就非对话式短信莫属了。/ ^0 s) s! s/ O6 s, [" l8 O

9 ^1 i0 s3 n% x" l, ~$ E  09年,MS宣布WM6.5的开发工作已经结束,当然,目前还没有搭载WM6.5的手机面! n) s5 \/ D9 P
世,但从目前可以得到的信息来看,网络服务是全新的内容。
* f. ]- W- }( q9 @7 _' |9 G2 W3 x5 y" d- j8 {9 e
  XX年,WM7.0开发中,但可以肯定,iphone的异军突起,android的初露锋芒都让
5 A3 M4 u  d) E" D& g0 aMS感到了莫大的压力。手持设备的智能化是将来的大趋势,如何应对市场的挑战,MS. m, R: a) f4 b
还需努力。
; Z& m: D4 {9 G% ]4 J: z/ v, K4 }! n  i: _6 h
  三、WM的系统剖析
" j/ x( l4 J$ s) }. n& z$ P# k0 _2 O& v8 _2 s+ K8 s
  由于WinCE是由当初的WIN95演化而来,而WM又是由CE精简重新定制而成,所以WM
9 X' }8 Q% m; k: g上面有很多Windows的特性,比如多任务。这是一个让人欢喜又让人忧的功能,让人( l& U6 W1 `$ I) k
欢喜的是可以在一边打短信或是一边看漫画时,还能听听mp3,或是短信中某些信息
, T2 r6 Y" b8 R$ d需要上网确认,我可以直接切换到浏览器,而不用关闭短信窗口。但是在WM设计中,% t4 k5 H# ~) g) Z, R/ S) F; a; X
由于没有最小化最大化,所以后台运行默认是点击“X”,而要彻底结束进程,则需
) p1 w! q$ |6 B8 U4 m要打开任务管理器关闭才行。个人认为这点极大的影响了很多新手对于WM的体验,特7 L  Q7 x7 f4 [' \- `4 F- C
别是早期的SP的机型,RM相对都小,U也不快,当后台运行过多程序后(很多人都以# F* w# z. X5 ~* N. W6 H# p
为那些程序已经彻底关闭了),系统资源被彻底耗尽,这时再运行程序,就基本等于
+ Z" l  _* O7 c, A: W- O死机了。这也是很多人心中“WM”很慢的阴影的来源。其实了解了这个特点,使用一
+ x  w, t4 N4 Z些第三方的辅助程序来实现关闭功能,你会发现,其实WM还是非常好使的。
/ ^( I0 @6 r! [! t# ^" M. l* [# d0 I& z8 \( p1 o& s3 w
  WM的还有一个特点是他的OfficeMobile,由于是wm本家出品,所以兼容性也是异
8 y8 d: h+ d' m$ c! d常的好,直接在手机上处理和查看文档是一件很惬意的事,当然前提是你的手机电量
  E1 |0 J7 o% ]7 O足够;如果你的手机还支持vgaout的话,你就不用背着沉重的笔记本了,直接接上手
  \  h; U4 k* M% F机就能给人做ppt演示。
; M- a$ n) {2 z. j7 Z/ o" i1 N  g( Z
  WM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随意的安装第三方软件。就像Windows系统一样,光溜溜% b  P6 U$ x& [$ b( J: i
的一个系统,除了能看看网页,其他什么都不好办。wm手机也一样,如果没有第三方
& k& Q! N1 o  ^$ g# u; r& {) s+ y$ R$ Z的软件,就没法带来wm贴心的使用经验。8 [/ U, r" d! u

9 O1 W2 w# G" P  ^1 U  WM的第三方软件是如此的强大,以至于我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只要有手机信) j6 ?: j6 d: W  t
号,只要有一堆手机电池,我都能一如既往的“宅”下去。具体的体验,前面有不少: P! L9 w4 V8 s  V( n* C
类似的文章,我就不累述了。当然我是很佩服在D9000上敲文档的那些达人们。
* b! U% j+ d- m0 ?% p$ G: `
6 j5 P$ Y( G  `/ ^3 C9 N& F& Y7 R1 r  要解读一台WM手机,主要考察的有那么几个参数:
1 V. a( z" d9 ^% Z1 G3 S3 A
% w0 L; A" Z0 i! s* V  1,CPU速度,目前常见的cpu厂商大约有4个,Intel,TI,三星和高通。从速度上
4 Y6 Y# l2 l4 w9 i: C7 y& u来说,intel的xscale构架显然是最强的,但耗电量也大,TI的omap850由于是双核结
; n: [# v. a4 E7 x构,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低频导致的速度劣势,三星的U就相对比较中庸,但是性价比
9 z# Y8 @/ J; Z2 ?, `4 `, Z% M高,加上开发文档和接口都非常成熟,所以也有不少厂商喜欢用他,高通是新崛起的
1 C" A' O! {' g9 e" L( D力量,最近还推出了高达1g的U,不过据业内人士爆料,性能还是很一般;
$ R) B5 v* q4 `5 l+ Y/ J6 I8 M9 |* i" u0 b9 w, |
  2,RAM和ROM,RAM通俗的来说,就是手机的内存,当然是越大越好,因为WM启动
  X( s" X; ?# y2 q( R9 Q以后要占用至少20m的空间,而GPS软件启动需要的内存空间更大,一般达到了30m,( p. f/ e: _$ w; e! R
所以有时候剩余内存太少,会导致某些程序无法启动;RAM太小也会降低程序运行的" E  |9 `* \1 p( a5 v) ?
效率。ROM就相对于电脑上的C盘,某些程序,比如输入法是必须往ROM中安装的,由
- ?8 k& M% u+ ^, k' R0 k5 H于ROM容量有限,系统又会占掉很大一部分,所以装软件时必须规划好了。3 X  O) q; u# P& H  Z$ l) J
5 y- n: _6 Y' {/ }
  3,屏幕大小,屏幕大小的尺寸都是标准的按对角线尺寸,对WM来说,屏幕的大
/ f- T0 X, I2 X  k小很大程度上确定了触摸的舒适度,太小的屏幕会对定位造成很大的困难;而相对的
7 j7 v& |# A9 R0 B5 b2 A,过大的屏幕如果配上比较小的分辨率,也会造成视觉上的不舒适,具体体现就是颗  ]( n2 y, ?6 g$ d# T
粒感重。
" D* D& w" ]' _4 D, I, o5 `2 p* j8 ?+ n: F: S0 E# c* D; k
' @3 i$ g3 F9 \! |" s6 r0 X
  4,分辨率,目前常见的分辨率有qvga(320x240),vga(480x640),wvga(480x800); M' ?  P6 g: l8 \7 U$ K+ S+ d
,越高的分辨率显示的细腻度就越高。同时,不同的分辨率也会有兼容性的问题,比! x; r9 R/ J5 l* |; w5 q' r
如vga分辨率的程序就不能在qvga上跑,而非标准分辨率的屏幕(240x240)跑任何程" K3 e& q+ p! `( I* V3 w. K
序都会有问题。
6 j. g' N  P9 D, S/ _0 _3 V+ g* ]$ t
  5,电池容量,由于wm手机基本上都是耗电大户,所以电池容量是很关键的,毕& ]# ~# V5 g# b: L% M
竟虽然现在是2009年,但还是有不少大机配薄电的脑残事件发生,个人觉得1000mAh+ C- V* E& j5 N
以上的电池应该是必须的。
. K7 J, [, L: t" w
( Z  c8 @4 i2 V6 P4 ?  6,接口,一台标准的wm手机,miniusb是必配的,因为接口通用,线也好找,此
6 w' Q( e8 f6 f8 Y. H7 b$ g9 A% ^! s. d: q外还会有一些加入2.5或3.5的耳机接口,但是像三星这些厂商,可能会使用自己标准: ~( z1 L8 d# k/ F' {7 {  F
的接头,在通用性上可能会造成一点影响。还有需要注意的是接口速度,wm标准都是( }$ e7 U, v* Y: u
usb1.1的接口,但很多新的智能机都配备了2.0的接口。这里也顺便批评一下htc的懒
2 H: K# A' e. \& M/ l惰,见过很多手机板子,包括我手上的D9000,硬件上都支持otg,不过htc不知是否是
3 R, w5 |+ W1 ?. O/ X3 i偷懒还是兼容性考虑,都没有把这个功能放开。
# U; [$ H8 L+ n' z( c' r- [1 W) T0 u% M
  7,三无(gprs,bt,wifi),水货手机一般都具备这几点,但行货手机必然会阉割
) h8 G& M3 |% N0 vwifi一项,而且基本都是硬件上阉割,遇上稍有良心的厂商可能会以收音模块取代。
, L8 y. O! q- H0 N% Z+ eEDGE也不是所有的手机都具备,不过很多只需要刷新RADIO就能支持。
8 X4 H, Y0 A' |" g/ ]! ?  o6 Q6 Q: B' B; l/ y% A
  8,是否大众性,因为wm的可刷新rom的特性,小众的机器必然可用的rom偏少,
1 ^. y8 h  G$ n0 E9 h% K# X对于喜欢体验新系统特性的人来说,这点损失就很大了。我想,这点版上有不少人应5 D$ a6 x' v8 a/ V9 k3 }
该深有体会。
" x9 Z) K( v4 w6 X! H' x8 }6 D; u1 u1 [$ G- `$ p: V
  顺便再介绍一下wm的rom的构成。一个完备的rom应该由三部分组成,bootloader
& l; `& x$ t6 |1 d- ~4 T6 |  b% s,radio,rom。Bootloader是最关键的部位,它决定了手机的操作系统是否能正确加载( u& i+ m( E" C* h. v" s
,所以一般新手切勿随意刷这部分;radio是手机的通信模块的驱动,不同的radio会
! N- U- q6 I7 U$ l在信号强弱上,是否支持E网上会有些许差别,一般刷一个最稳定的即可;rom则是整, x8 l. }! B7 Q4 t# s3 m$ g
个手机的操作系统部分。网上提供的rom,一般都是第三部分,即操作系统,这部分可
# D. K5 f5 V9 g4 x: g( E7 _以通过专门的定制工具来实现定制,也就是整合入第三方软件(比较像番茄家园什么. y9 A$ r, M# d. u% w- v' P: `
的).这部分的刷新一般都比较安全,即使中断,重新开机再刷也不会有影响。不过
$ L9 I2 R$ m: qbootloader一旦刷新失败,那手机基本上就报废了。所以新手们一定要看清了所下的. l$ |+ y7 O1 Q" i  @, I
ROM的类别,如果要刷bootloader,记得一定要先沐浴更衣,焚香祭拜,择良辰美景$ j8 j3 J- b& T
再动手不迟,如果是刷系统,那就随便了,我常常有刷系统进度条跑到55%而突然反
/ h9 D7 G; U; B) i悔的事情发生。
9 j3 z3 M2 R0 x6 S  c1 ^
* _+ ]8 B, R' ]+ w3 w  四、WM的代表机型
. c4 i7 G4 i0 C) O4 h! H: \4 {# Y/ q5 Q6 ~8 `1 x
  提到WM机型,就不得不提到全球最大的WM手机设计代工商——HTC。由于HTC给众& _) R6 a+ u7 h
多的运营商提供贴牌,所以往往一个硬件设计,却有众多不同的名称。最混乱的当属
# W% |) I1 K  U' k9 @D9000,至少我所知的名称就不下10个。很多论坛为了方便区分,都是以其硬件代号
7 o$ R% C9 i% f/ g5 n作为区分,不过考虑到大家的习惯,还是以常见的名称来写。还有就是本人的PPC机
& ^8 I# E% j8 _; ~" A龄只是从2004年才开始的,之前的部分ppc2000和CE的机型都不是太熟悉,也就略过
, r% w1 u- v, ?3 _, g了。7 `  w8 H+ F/ k7 j

' V; D3 @( P9 {7 m  Wm手机的始祖:多普达686。这款手机从现在眼光来看是傻大黑粗,从结构上很
* x, ]' C# m5 r5 X' {容易看出其实就是一个pda的phone升级版,而且当年上市时价格也不菲,但是却买的$ ?( [# q1 Q; f
不错,毕竟是新鲜玩意。最初的HTC的设计也是如此的幼稚,无非就是一个iPAQ加上1 v6 k/ D4 y. U, |# M" v' _
一个手机天线。
* _# R# a. n$ m1 a0 F9 c! f) i! f. s# L, q) X  B4 D, [
  Sp手机的始祖:多普达515。对抗塞班而产生的机器,不过对于其操作系统来说,
0 |; z7 M( @  U0 U# P8 J9 \5 n机能稍嫌薄弱,很容易给很多新用户带来很不愉快的用机体验。现在进化版的standard
% ~; b% y* I5 Y. V5 }都无一例外的配备了全键盘,这也应该是趋势了。5 l: |2 I7 T3 h9 V6 ]

3 J; u9 @# u9 b) p  翻盖WM的先驱:MPx200。这个机器给我的印象就是,很厚,真的很厚...此后还
. k6 X" s! G$ G$ {: _# t/ E有多普达710等,但是翻盖wm机一直都没有怎么发展过。希望日韩厂商的加入,能给
9 `, @( T1 C; K) x% b7 f$ t翻盖智能机带来一点新的东西,毕竟很多人还是比较fan翻盖的。% ~1 E7 ^* U3 J3 F, N
4 d' k% t# R$ v- q) [( z
  侧滑手机的先驱:侧滑手机源自700,不过那个是横划,而且键盘也偏小。所以+ K3 p* f# w+ Y7 D* k
后来的838就改为了侧划,当时给我的感觉是很霸气,所以这也对我后来选择D9000产7 A7 U( i+ c4 |
生了不小的影响。而最有时尚气息的当属X1了。! B. K% f: \; y; F" M/ b6 Y
# _+ w% b3 e+ }% s
  时尚的先驱:虽然从818开始,htc就尝试着在机壳色彩上寻找突破点,无奈造型  U- V5 L. {. G' T- ?& P
设计太差,大家都不买账。07年上市的S1可以看成是htc在设计上的一个突破,而此) P, g4 G6 v9 u! i7 O4 n, j
后的日韩手机商的加入,使WM手机变得更加时尚。见过几个夏普和东芝的智能机设计
+ C( F* |2 g$ o# q, P  s6 O6 ?,实在是很pp,可惜网络不支持,也只能望洋兴叹了。
1 ^9 p8 a* x& v$ c4 e
4 R& V, L9 n# C2 s& t1 J1 p/ Z  Palm流的代表:Hw6353。这个机器貌似现在还能找到,比较深刻的印象就是那个
' G, t3 s4 q8 H+ k外接键盘,太酷了!Hp后来也出了几款整合键盘的机器,即后来的6515,不过分辨率. t6 j4 X2 {. U  l
实在太特殊,导致软件兼容性极差。真正将palm流带动起来的,也就非三星的黑杰克% e7 c, F$ K3 ]4 O5 H9 S
系列莫属了。
5 y' T* W% M; u. s& \# _
+ \+ p, D) z1 Q% w2 K3 L  q: H0 T  五、WM应用软件介绍
2 a6 @/ q+ B; p
( j) Q1 [: }. e, \5 z) x5 I  WM继承了Windows家族的优良传统,在推出系统的同时,也给出了完备的SDK,再# W4 t/ F& |% m( @' E7 g
加上良好的Win32API的继承性,让WM软件的开发异常简单,任何一个熟悉MFC开发的8 B% D0 M0 m; [0 E$ Y; a; m
程序员都能很快上手并写出第一个hello world。同时系统也并没有对程序做任何认
4 A* \, }$ h  ^证上的限制,使得WM的软件群异常庞大。下面只是简单介绍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软件
$ I. {5 M3 J. t9 ~和软件系列。+ b4 m4 `5 M+ f# V4 n
2 A$ c2 K3 R8 [6 x# h4 F
  Google系列8 i% R3 m2 K* R6 n' W& r
$ Y5 J  L2 C7 O. L
  Google系列以网络应用为主打,不过最深入人心的应该就是googlemap了。Wm版
7 x+ I# e, B. K( C( K4 p, A: E- T的googlemap可以说是最完美的版本,触摸屏的操作让地图的拖动和缩放,以及地点0 B" K9 ^3 A/ h7 M, i/ p! X
的定位都异常方便。Googlemap中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提供了机站定位功能,在上海5 o5 Z0 L+ }6 Q8 O
、北京这样机站密集的区域,不用GPS就能达到将近50m精度的定位。Googlemap的最) a' f$ \- U9 y+ b5 K) d
大特点是将各种网络应用做了有机的整合,比如他的地图数据和交通信息都是来自
5 E5 x) e% S1 X# z6 t1 pminimap,而生活信息则是来自大众点评网,卫星图像则是来自googleearth。基本上有了
! E# ]; [& Q& T# x$ h- K" j9 ygooglemap,就等于有了半本城市生活指南,当然前提是你得付得起网络流量费。# [$ {- j0 ^' x% V  q
Google的其他应用基本都是以网络应用的形式,包括gmail,gsync,gsearch,greader,3 D+ b% I4 R. P8 V2 Y
除开gsearch不说,greader是我最常用到的应用,他的好处就是不限于系统,不限于硬
' V1 B4 y# K- C4 |件,只要能浏览网页,那就能读到最新的RSS信息。3 ]7 c% Z  U- q, q3 r; G3 W; n' f+ d

: o- g& X! U' x: e. E* K  HTC系列5 w  H% t( M( ?+ m- A3 I5 z  p6 O

3 V) c8 z" `3 p+ k* n6 @  HTC不但是在硬件上引领WM潮流,在界面的设计上也是不遗余力。从S1开始的HTC
, }7 r; s1 R7 Z) {7 V8 i+ _ Home,以及Touch Flo都打开了WM的新时代。虽然HTC Home有很明显的模仿spb plus# c6 Q' m4 G* E" _4 r! Q: k
的嫌疑,不过他做的简化却恰到好处,反倒更入人心。而touch flo则是很明显模仿
7 }- ^3 L- c( k: v的iphone的风格,虽然由于wm系统的限制,并不是很彻底,但是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 Q  @# g' A) s* S  C
& w  _+ s: J, E' o
" k& ^$ ^) e. l$ T2 L% K7 |# ^  Resco系列
3 _9 l' |4 x+ h* c  x
8 [% R6 _* B9 p7 h( Z/ @  Resco是一个非常老牌的软件公司了,一直致力于智能手机软件开发。大家最常- Z+ L+ u2 V$ @# H% ]6 g' _
见的应该就是Resco Explorer了,基本属于常备的资源管理器,同时整合了注册表编
8 ^7 x2 k# H. }" J; g4 C辑,ftp还有压缩包管理。可能还比较多见的有他的Backup,很多Rom都喜欢整合的软
5 c" ]( q# f% A/ g$ F$ ?0 p; @2 k件。2003时代,他的photo viewer也是风靡一时。
8 _$ i5 y1 T7 B
; `, h6 M* i, H/ U+ |- i; C! d  SPB系列8 A4 v8 D3 H- Z! `4 E, n
# u+ {0 K2 g" |9 D+ x
  曾经在2003的时候,今日上摆个SPB Plus是很流行的事情。但是spb plus也一直
, R* s5 M4 \$ j; m# w7 d存在占用过多内存的严重问题,不过新版一直在解决这个问题。当然还有spb mobile( D" K2 A" d' k/ r; B; W3 l. L
shell,一贯的华丽,内存占用也不大,不过也就是比划那么几下而已,用久了就腻
" |. j, r4 |* B  c/ z! d了。
/ F- b/ V% e4 P3 G2 j! r
% Z3 Z+ X3 e& E9 J1 \5 P. c  输入法+ n0 K# }  p8 V9 e* ?9 ^

( `. I1 w. D  }# O3 Z( W$ F  基本上常见的中文输入法就那么两种,A4和梅花。曾经在sp上用过A4,那个输入
, {0 ]; f9 J) J1 x& s速度实在是很惬意。而触摸屏下,梅花的簇拥者更多。不过对于我来说,我只用全屏
5 U& e/ q! `, D! A4 H手写…/ Z! m) y( o# j1 s, d
' `1 g4 |! L+ R+ x+ n, J, {* q
  Qq系列
) C+ ?2 K% Z- _( \  W
. X# X7 s( W$ M! v4 \" {% ?  估计很多人都很喜欢的东西,不过我很少用...但是从腾讯最近的动作来看,他7 i, Q. [4 T- y0 x' N0 ?* E" ?
对移动市场还是很有眼光的。, E* `4 i) d$ S  L

: E4 `' m1 O" X1 T  UCWEB( {7 f* l  g' {* i
$ p. r9 G! O5 R" \
  毋庸置疑是当前最好的国产浏览器,由于是通过服务器中转,所以即使不是专门
; W, ]/ s/ @) k) n( T的wap页面也能非常好的显示,速度也是非常理想。曾经用过其中的文件下载功能,4 B, k8 s" L- A
居然能从被xl完全占满的带宽中挤出将近1/4来,实在强悍。还有附属的ucplayer,
) z$ l4 X, ]* s* T7 {也是非常有意思的玩意,我曾经用这个温习了一遍寻秦记。当然uc的缺点就是兼容性
: J7 D: E/ k  a( O不太好,某些需要私人信息的网站访问会有问题。
/ x9 z) \# V# ?6 @! s9 s' }- q" V  Y' E4 r& g
  天气秀4 X# I3 u+ J+ A3 ~' e1 a
( X+ [. u+ B% V9 C  z
  个人认为完全可以替代spb mobile shell的软件,同时整合了autoflight这些的
6 i$ x9 N# D4 m功能,个人认为是很不错的国产软件,现在每次装机都必备。8 D! g, l4 r0 N+ e* T  Q

3 T8 K: B4 ~5 e- H( O  RUU
& z- r6 _) v' I. N2 d8 i2 S6 G0 V0 o' w( g8 P# ~: l
  感谢ruu和hard spl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很多人的刷机习惯,再也不用mtty来处
  q& J7 x" y. i理一堆命令了,直接双击就能完成。8 P. K* x2 F1 v  z
+ m" K( m/ M  K
  Astraware公司系列游戏6 Z, w! w: ]- t6 [* @7 a3 ^) C  [

6 V1 l5 o/ d! V1 d5 w# u7 s) j  ppc上实在没有什么特别有意思的游戏,也就这个公司出过不少小品级的游戏。3 f% q6 j$ Z0 s' m
- m8 j+ S2 M7 Y
+ Y1 H! ]! P* Z) T5 @* O& w
  对新手来说,由于wm上的软件可以用海量来说,所以上手折腾各种软件是一件很% ?( E8 c4 g4 |0 Y" n
愉快的事情,就和我们平时装电脑时,都力求完美装机。但你用久了之后,回头再看
; Q: t& P# Z- G  t,实际常使用的就那么几个软件,而很多当初自己寻来觉得有意思的,却基本没有什
" O' t# q9 e' W; n) H: v3 z6 ?么使用率。根据需求来选择软件是一个很好的习惯。
- p$ b3 \, s" e# L
  V- i  m) [" W  六、WM的历史展望
- @' r! \6 T4 \: [" t- [, _& V+ m0 j
  WM6之前,微软并不太重视手持设备的网络应用,所以相对的系统更新也相对较! t' w$ j7 @. I3 s9 e+ |- q
慢。但是进入09年,对于智能机的要求,已经不再是增加系统功能,增强硬件这些浅
; W  f, V" C+ d" B3 ^6 q3 `显层面的。Google的迅速崛起,已经证明如何做好服务供应已经是未来手机发展的一8 M) ~* ?6 l1 V) Q5 J
个大方向。2G时代,人们的大部分服务源自于移动网络运营商,由于网络带宽的原因
5 ]" X* i7 _0 Z, B( Z* z! `& j4 s,人们也往往满足于这样的服务,但是进入2.5G、3G时代,带宽已经不再是阻碍的因
* ~7 v! i1 l) \' k5 S素时,运营商的种种服务已经很难满足大众的需求了,而且对大部分人来说,更加温( V" V) v. g. _/ V' i
馨的网络应用不应体现在需要用户使用第一方或第三方的网络通讯工具去pull,而是
# `: e% s" k7 F内容提供商的主动push。如何解决?我的看法是这需要从操作系统的底层来实现,android
/ Y- h# K1 [" |+ B0 C% ^的出现开了一个好头,而ms的Windows Phone的概念也是体现了这种趋势。
) b( {$ ?% r8 J& r2 v
' z  j: B5 e, n# f, C; c! a  Windows7让我看到了MS的惊人的创新能力,所以我更期待WM7也能给我们更多的$ S8 K* |7 ^, m. F
惊喜。 . [" v7 n4 E9 o5 {3 U* y

  D/ V2 O2 a2 y' Y+ F0 ~; T* X- g- p
-------------------------------------------------------------------------
/ y: ]% d3 I  i, _7 w$ \5 g5 ]作者: diablozhu@newsmth.org4 P$ y2 H# Z, n% v, L2 Q+ ^

' P% r: l9 j  x% z- Ihttp://www.newsmth.net/bbscon.php?bid=1029&id=22147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1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我看这篇文章时wp7已经发布第二代,微软确实给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吹友吧 ( 京ICP备05078561号 )

GMT+8, 2025-2-2 13:53 , Processed in 0.30075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