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lm Pre入手一个月了,从激活写号刷机到打补丁折腾下来,对这机可谓又爱又恨。尤其是对Web Os感触和寄望还是蛮大的。下面简单说一下我的体会吧。(文中多处地方是以iphone作为参照)
; _7 Y8 ]4 @- m+ W* D! r* }5 y( U. r* _# x& x* Q6 ^! |9 }" I
【硬件部分】, C1 {+ `1 g6 V1 j+ B9 W$ ?$ F2 J
谈论系统前,不得不提及硬件。个人认为Pre从设计上与近期出现的明星新机相比是出类拔萃的:- `( |6 _5 l8 L
( j1 G5 X: v) I( @( [( f) N/ ] 1.大小合适:iphone3.5寸屏过大了点,在使用时虽然爽快那么一点,但是放在西裤或衬衫口袋携带起来有些过大了。Pre大小则兼顾了使用与携带的平衡,配之圆润的表面,拿在掌中十分舒服。
& L/ b; n, v# F0 |* t& N# D
+ B \4 ]5 M! g1 c3 W: A 2.触摸屏:与iphone3.5寸一样的分辨率,浓缩在3.1寸屏上呈像效果略显优势。只是第一批或亮点问题似乎很严重,这对追求完美的吹友心里来说是一个疙瘩。在选机时,开机后进入palm logo界面时要仔细注意一下有无绿色亮点。最近帮朋友挑了几部机,发现几乎都是6月-7月机器了,没有完美无瑕的。(可能是被选剩下的吧,据说js第一批机几乎都没怎么赚钱,而且价钱已经跌倒谷底,没出完7月前批次的话不敢轻易再进新货了)待到8月后的批次应该会好点吧。不过日常应用起来,真没感觉有2-3个亮点有啥大影响,呵呵。/ I J/ Q" R9 e0 K* i# Y/ X/ c/ j
?) B& B) M4 u' C4 V9 r 传说中因机器过热导致屏幕的“黄斑”会影响使用,7月份后改良版的黄斑问题已经优化好很多,似乎很少有机出现了。
- u$ {+ I9 E" L. b
! q0 {8 z& t/ a5 C$ T9 y 再要说一下屏幕材质,pre的触摸屏与iphone不同。Iphone是用钢化玻璃做外屏,拿钥匙小刀在表面滑刻都不会留下印痕。Pre则不同,因此裸奔使用很容易搞花。如果对屏幕完美度追求较高的朋友,建议贴一膜吧。
. ?/ f- D6 P5 G
* }/ _! F" B" H) u$ P6 a8 v5 b$ C 同是支持多点触控的屏,与iphone相比在“夹指”操作上可以争个高下,但平时在触摸屏上直接按键的感觉,比iphone稍逊色一些,主要是因为触摸后按键响应的动画流畅度没有iphone好,这个应该可以期待未来web os解决。在触摸准确度上,Pre则大有优势,因为它会在核心触点上形成波纹效果,这实际上解决了iphone有时一下滑过你不清楚有没按到位的准确度问题。可见Pre确实从如何超过iphone来处处“挖空心思”的。, f! E4 R$ @7 i* Q1 C# x, _0 q3 s
& l9 u/ B5 N' h. }& ? 3.下拉qwerty键盘:很喜欢这个设计,大大提高输入速度。这是为什么这么多鬼佬力挺pre的原因了,我想原生的中文输入法出来后,国内的用户也会体会出键盘带来的方便。平时隐藏键盘,需要时下拉也起到了美观与实用的最佳平衡。" w- ^2 ]" s$ ]2 u! V
( g+ o+ {$ ]+ J" @5 T
也有人诟病pre的键盘按键过小,个人体会其实还是好过完全屏幕的虚拟键盘的,至少打快了不会按错。只是确实在组合键的使用时多少有些不便。Palm的系统设计还算不错,很多功能组合键设置为感应区+按键的模式,我想就是在规避这个障碍吧。- U5 k1 h- a( [4 P# J% ]4 e
2 f: z' U& R L4 M. M/ r 4.可拆卸电池仓:解决了电池更换问题,值得加分。大部分智能手机玩起来用不过一天,就算iphone优化到3.0版本,只要电话稍多再wifi上上网,撑过24小时也比较紧张的。而且Pre和iphone一样,一块1150毫安的电池能期望它撑多久?不如多备一块电池来的实在。而且Pre电池与centro的通用,貌似centro原厂的电池比Pre配的第一版cell japan的更耐用一点。(可以上淘宝上买块备电+座充,加在一起价格也只有pre原配备电的一半左右)
6 C' }3 h' C% P' O1 m$ K) U3 S1 ~1 T) H4 U
电池仓的背盖开启并不是那么轻松,而且背盖材质一般,拿在手上稍用力按键盘或屏幕,背面能感觉出电池与背盖的间隙,甚至能发出轻微的塑料按压声,这使得整个硬件的品质感大大下滑,可谓极大败笔。我想如果背盖选材时选择材质好一些的硬质硅胶壳,拿在手上有如坚硬滑石一样的质感,才配的上完美的外观设计了。(好在这点并不难解决,以后只要保有量上来,精明的第三方配件商能推出更好的背壳解决这点瑕疵的)) v7 Y( W+ |' \- Y! H8 P6 M: y
% \) x% E3 T( g 再说说电池仓里面。7月份前第一批出现过因电池接触不佳导致的推盖后死机等问题,据说后一批机器优化改良后,在电池拉起的拉条下藏了一块小胶垫来弥补这点瑕疵。
2 }9 s' ~- _6 J; @/ E! l% G1 U& G# h
) A7 d# @' _+ \7 R) G 5.感应区:pre的主屏唯一的按键是一个银色小球,配合整条感应区用起来那是相当的炫。很多iphone的硬件质量问题就出在那个home键:每次退出都要按home,对这种物理接触式的按键肯定有耗损,而且iphone从1代用到3代,几乎每一代,甚至每次挑机时都会发现home键手感都不一样。有些按起来回复度很大,有些感觉按得很死。所以iphone上才有了那个出名的ihome手势操作软件。而Pre借助这个银色小球和感应区,在操作时大部分时间都不用去用力“按”这个键,只要不同方向的轻轻滑过,就可实现退出、上一步等必用操作。每次滑过感应区幻起几点光晕,效果超炫,大大赞一下。这点上也体现了Pre应iphone之端的独到设计。相信在web os以后的第三方应用中,会有结合感应区触发应用的特殊软件。
7 `6 P) ]' @, _
+ ?& |: g: R b% x( S" k- ? 6 .音质:呵呵,CDMA的通话音质本来就比GSM好一些,用pre铃声最大音量时也不会破音,这点比iphone感觉上略微好一点。听音乐的感受上太主观,但感觉无论带上耳机还是转到车载接口,效果至少不比iphone差。
# x& o" H) y2 Y, e5 C& O, M# O! h) @1 ^$ S
3 `9 \/ S* _/ C 7.摄像头:和iphone一样都是300w,但Pre配合比较牛叉的闪光灯补光系统,所以拍出照片比iphone效果好一些。只是没有iphone 3GS触摸聚焦的噱头,有点可惜。值得一提的时,其摄像头配合拉出键盘后背盖的金属镜子使用,再加上可直接按键盘的space键触动快门,变成了老婆自拍的利器。1 H& v L/ F( L! |. {7 q
6 \# u$ I4 K- i9 ?8 y2 u 8.GPS:感觉Pre用google map找到位置的速度比iphone快一些。GPS芯片找到卫星信号一般都要超过1分钟以上,Pre貌似与iphone一样是先通过基站或wifi先判定出用户位置,再无缝切换到GPS卫星信号。因此即便在室内有垂直遮蔽的建筑物也能找到位置。可惜的是Pre没有第三代iphone的罗盘噱头,可能对其未来扩增实景的应用有些影响。另外,pre这个版本还不支持离线浏览,希望升级新版rom能尽快解决。1 K8 o/ y5 R/ }. U
( t) A* C$ E/ E. u+ Z( X0 o btw,通过GPS应用体验和判断3G是目前比较好的做法。因为pre和iphone一样,在没有预置离线地图情况下,都是在边连接网络下载地图,边结合GPS定位的。只要你同时拿一部3G或3GS版iphone装上联通WCDMA的卡与Palm Pre写号联上evdo对比,在深圳从盐田到南山兜一圈实测一下,会直观体验到3G网络质量的差异了。
3 S" v) W6 Q1 ^; Q. X
+ }8 [- X$ y. b1 H: s" O3 R3 H7 P) o9 H: S
; ]6 ^) A" v# U" D/ X. Z
【生产工艺】
/ J- |& ]) {; E
& |% k' z: I% {. v8 o 由于pre是palm新设计的第一批量产货,代工厂家的生产工艺边做边完善,所以建议大家尽量买8月份后批次的机器。说几个已发现的问题:
7 s; @: m" C+ H# h% S4 i8 {: X1 ^' j- W4 z- k( O! Y" n
1.滑盖松动:不管新机滑盖开合多紧密,用久了都会出现略微松动。Pre的usb接口开在右侧,每次插拔usb线会对主屏和键盘形成侧位压力,也会加剧滑盖松动的。据说第一批6月份的机器,有些机这个问题严重到主屏可以横过来的地步。滑盖手机出了这么多年,连山寨机都不会在这个问题上露怯了,Pre怎么找了家垃圾工厂还犯这低级错误呢? 2 h3 G* f9 p+ @
4 p$ n" D: A3 v3 S, n1 }1 }3 ` 对于只是一般的松动的Pre,吹友可以自己尝试手工解决:只要合上主屏键盘,稍用力按压四个角往上滑出,再保持一定压力的收回来即可。问题严重的就没辙了,我们买的都是水货,享受不了召回服务。(btw,不知淘宝上美国代购的出了这种问题可以参与召回吗?)
5 S x9 \ H7 Q& A& i9 F
" N$ q$ @, D# w1 z$ f0 Y 关于滑盖检验:一方面建议大家买7月份后的机,基本优化了这个问题。另外挑机时注意看一下在机器合拢状态下,主屏和键盘完全贴合的缝隙(尤其是下部电池仓钮部不存在一侧间隙大,一侧间隙小),则为合格品,基本不会出现严重的松动问题了。7 D) }9 w1 J# C8 [! R/ V% D) \* D
, [( A ]% K- H5 K; m2 A# f6 ^9 [ 2.Power键问题:个别Pre的开关键按起来手感不是很好,也确实有个别玩家反应用久了感觉像按死了一样。+ A1 L" ]1 t! G, ^0 _% d1 r
, w8 w9 t3 f% z( i1 _( d
3.电池问题:palm召回了第一批cell in japan的电池,换为cell in korea的版本。似乎不是解决电池耐用度的问题,而是第一批电池有些会出现过早报废。
7 x" Y: D( P8 W
, w8 |1 Q5 K1 a' K# X 以上几个问题从加工工艺上都不是大问题,只要发现了相信Palm可以尽快解决。/ c7 c: R+ Y. {3 [
& P- H5 c2 B; g" `
- s. t4 Y9 L! F3 `' h【web os系统体验】% N, ?1 n5 C6 V
, d6 R; R: _( w6 t" ]: ?
即使不会再对类似iphone的多点触控上网看图片方式感到惊艳,也会深深的对Palm的web os吸引。从1.1rom目前能达到的使用效果,个人认为web os还是蛮值得期待的。web os的通知系统,卡片式多任务系统,程序间的互相调用不仅是界面上的华丽和引人入胜。随着移动互联网应用发展,这种架构上的优势会慢慢显现出来。# w, u+ y: ]; d' l! r
( n# k$ S2 ^" E A1 F& Y 仅就多任务实现这一点来说web os并非独辟蹊径。iphone虽然也可通过第三方软件做到多任务并行,但会影响速度。但web os在系统设计时就充分考虑如何让用户更好的运行多个卡片。虽然同时打开十几个卡片时web os也明显变慢很多,但正常情况下,一般同时流畅的使用5-8个卡片应用足矣,过多的同时进程用户也周顾不暇了。目前还是web os的早期版本,开放程度不够,第三方程序也不多,也没太多需要同时运行的程序,顶多多开几个网页罢了。(说到打开网页相比就很明显,iphone用了3年从1.X升级到3.0,同时打开的网页超过8个也逼近崩溃,web os下开到十几个顶多提示过多变慢点而已)
9 X+ ]' c3 a2 m* e2 X5 m: z3 Z- l0 Y0 X1 u- b7 b
在Pre上你可以完美的享受一边上网页查看“大众点评”找餐馆,一年用google map找地方,同时发短信通知朋友约在哪几点钟,甚至同时拨打订房电话,而一切的操作就是简单的滑动切换卡片,这份惬意不是3.0版本的iphone下能完美实现的。
* t" q% C _/ @$ A( ?$ O
: o8 L' f9 u% f9 Z8 o( U" c( A 不过web os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好在palm的更新速度够快,几乎以至少每月1个版本的rom速度追赶,这是值得吹友们欣慰的地方。(微软是几年一个新版,apple至少也要几个月才出一版)目前国内用户最期待的包括:) w( R. Y3 h/ k7 F
1). 原生的中文输入法。
2 S! a+ U4 Y& J' @ 2). 中文短信发送支持。' H* X, B6 r8 L- \, M, m) [
3). Evdo开关及自动添加路由补丁。
, [- R# l9 D& e/ P 4). 摄像功能。
; C+ B- K+ f$ Y8 x2 f8 \! [ 5). 在web os下的QQ、股票等众多第三方软件。6 q6 v1 @# @& }9 K/ V s
6 X1 v" [& s0 h( v2 I
web os破解激活其实并没有iphone复杂,Pre是机卡一体机,写号确实费些功夫。大部分用户都是在改写本机esn、meid被折腾。其实如果完全按照论坛教程操作,应该绝对不会刷成砖头。大家的机器都是一批(几乎都是8月份前的),硬件一样,刷的rom一样,只是操作过程有没按细节做到位罢了。最后还是强烈建议大家还是改局端ESN省心一些。呵呵$ i4 A Q* g2 j; h7 [
+ I) i: D, c3 j1 p0 z/ ]) O
【3G移动互联网体验】
, ?3 Z& A: T; ~6 a
* W* P9 q& j( M# q x4 s) K- R9 _ 首先谈一下国内3G网络的生态现状。如果你还是移动GSM用户,那么除非你愿意换号或再开一个新号码,否则与iphone、Pre这些真3G移动互联网手机将会绝缘。在移动的TD阵营下,还没面世可以与iphone和palm系统相媲美的终端。而android内核的ophone系统被移动搞得巨山寨,不看好。另外深圳现在TD的信号是一塌糊涂,呵呵。这里不多落井下石了。# M% v* y& D% _4 W& H' A: e
/ ~6 c2 b) N8 P
联通的WCDMA可期,但目前信号覆盖不好,到09年9月份在深圳iphone上体验,也顶多做到电信wifi覆盖的水平,很多地方根本没有网络信号。所以即便等到Gsm版Pre年底上市,相信大部分用户还要有个更漫长的过程等待WCDMA覆盖成熟,才能做到时时处处可上。(本人的iphone现在干脆通过pre的My tethet共享evdo网络来用了。)* Q& J0 m0 A1 Z+ b- s/ O
: J" a* [ }3 t! k. I M: l 而电信目前EVDO似乎是最理想的3G网络。也许查号写号复杂,但写完号后至少你可以做到真正的全天侯随时随地连接到移动互联网上。在深圳Pre实地测试,60%以上有EV信号,仅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地方只有cdma 1x信号,但至少可以连到互联网上,而且1X也速度不差。更值得一提的是,在万象城、华强北这些无线上网热点区域,WCDMA、EVDO、TD应该都有共享瓶颈问题。现在3G网络宣传的带宽应该都是单扇区单载波带宽,热点区域内共享扇区内带宽。用户过于密集完全靠3G也不爽快。但热点区域密布了wifi基站,C+W组合是目前联通和移动做不到的。所以单纯选择3G网络来说,至少在深圳2010年底前还是以电信的evdo为佳。
% J* M$ f( y+ ~9 c
$ v) y6 \" ?7 c3 y 从web os本身来说是要求3G一直在线才能发挥Push mail、位置应用的优势等功能的。这种应用虽然一直在线,但流量并不大。如果按时间计费,电信既没有真正的包月套餐,又要每次上网连接不足1分钟按1分钟取整,与web os特性极大背离。最后导致用户只能放弃忍痛割爱,放弃push mail、即时通讯应用,需要时才手动打开evdo。
! e+ P' G, H( Z7 N7 i0 M" w& d+ z/ B) ]
- i- `: j! }5 C& k) p) ~ N6 | 传说中,电信担心时间计费会在移动互联网中被应用方完全架空,因此也开始改向主推流量计费套餐。但本人认为,流量计费是一种抑制移动互联网发展的计费策略。仅就网页浏览来说,使用web os的用户随着上网多页面切换爽快度的提升,更容易同时打开多个网页。而现在的网页主页结构复杂,一个页面甚至数兆流量,按时间计费同时浏览多页面甚至同时下载还没啥感觉,但流量计费就会叠加起来。这样开个短会,随便用上个把小时网,都会用掉几十M流量。而随着移动互联网应用发展,直接在线下载第三方游戏、看电影等应用等推波助澜下,流量吸金更难掌控。另一方面,用户会顾虑每打开一个网络应用的必要性,因为都会产生流量带来计费!而在时长计费下,你才可以毫无顾忌的同时充分享用web os上各种第三方app,客观上能推动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发展和形成用户习惯。6 D9 W0 t! J) S
' T' v- W* Z6 e! [5 Q7 O9 t 一言以蔽之,时间计费将会限制用户时时在线,降低用户与网络的粘度;流量计费将会限制用户每次上网的爽快度,让人不透明消费,每用一个应用都斟酌一下是否有必要,可能多大流量,人为制造用户与各项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接触门槛。/ u# W9 m& \/ ^, @& U
: G/ V1 j. q2 S& f0 } 能推动移动互联网普及的王道只有一条:提供真正包月的3G+wifi+ADSL式计费,彻底满足用户在各种终端和情景下无顾虑的畅快使用,这才能主导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大势,推动宽带用户几何级的成长。
M2 G# Y9 a; X2 [+ n" ]
; w0 a0 X$ I$ z/ B' @ 算个小账:深圳目前官方媒体公布出来的adsl宽带用户不过200万,其中电信至少150万,一般一家也就1条AD足矣,家里包月的AD也就平均100元/月。电信如果能推出资费合理的3G+wifi+ADSL账户式包月宽带,就算每个账号不加价,每个宽带家庭需要的宽带账号都不止1个了,数倍翻番。何乐而不为?- K) \' n* Q/ f- F
" D6 M4 @ W- a' @[ 本帖最后由 myleonid 于 2009-9-6 17:29 编辑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