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具体的技术相关,就不多说了,相关CDMA语音编码的资料大把,大家可以自己去谷歌,我所知道的,也只限于资料层面,这里提供QPST,CDMA Workshop写号时顺手修改手机内的语音编码模式的方法,(理论上是越新的语音编码模式语音质量越好,带宽占用更低,实际上各地基站可能提供的标准不一样,有些是基于源模式的,有些是基于站模式的!! a9 t! a( }3 m8 |. D( x( t
# A5 V2 q* _, U# Q; t8 d
CDMA语音编码的一些资料:(来源于网络的CDMA技术资料)- ` ]3 a$ o' _9 t
语音编码技术在国际标准化工作中可称为最活跃的领域之一。20世纪90年代,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飞速发展,及其对语音编码技术的进一步要求,把变速率语音编码技术推上了前台。各种通信组织相继推出了不同的变速率语音编码技术标准,主要包括QCELP、EVRC、AMR和SMV四种算法标准,变速率语音压缩编码理论上仍属于码激励线性预测(CELP)编码,但在“变”上有了新的研究,由此引入了相关的先进技术。这些相关技术主要包括:为突出“变”字而进行速率判决(RDA)的自适应技术、用来检测语音通信时是否有话音存在的话音激活检测(VAD)技术、为克服背景噪声不连续的舒适背景噪声(CNA)生成技术、为避免语音帧丢失后带来负面效应的差错隐藏(ECU)技术等等。而这些技术中最关键的是为突出“变”字而进行速率判决的自适应技术。
- N, F* x6 p/ [. n6 ?
6 M; `+ D. | ^- e# Z7 v变速率语音编码通常采用的速率控制主要有三种方式:源控制、信道控制和网络控制。9 s1 L; t) F3 ? T" {$ K
4 f# m# d* \) g% k, d8 u8 t/ C; l; Y 源控制变速率语音编码就是根据语音源的声道(短时)特性,以一定形式动态分配比特数。典型的源控制变速率编码器是利用话音激活模式,在一般的电话通信中,每帧信号中的信息量是不同的。当通话一方没有说话时,信号帧就只包含背景噪声,当他说话时,也会有些帧只发清音,这就只需用较低的速率来进行编码,而对激活话音部分用较高的速率进行编码。0 j/ E/ u3 J& i) |8 E) O: p8 V
# X S5 |( C! {/ C
根据信道的质量来改变每帧语音信号的编码速率,叫做信道控制。在坏的信道条件(深衰落)下,信道编码中的冗余比特数不足以纠正传输错误,这时应提高信道编码速率(增加冗余比特数)而减小语音编码速率来保障通话质量;相反,在好的信道条件下,应增加语音编码速率来提高语音质量。% @* M+ e! { B! [
0 _/ j- T+ [, e4 @0 H8 t/ O* w
变速率语音编码还可用作解决蜂窝移动系统中的网络拥塞问题,这是网络控制。通过改变每个用户可用的平均比特率,网络可以在容量和通话质量中取得较好的折衷。这样的网络可以在大部分时间提供很好的语音质量,在高峰时段又可为大量的用户提供可以接受的通话质量。
5 t% j: ~7 _* D; z2 d4 h1 E m% g1 E% {
QCELP和EVRC两种算法都属于源控制变速率语音编码,而AMR和SMV算法则属于源控制和信道控制相结合的变速率语音编码。
9 k" Q k& t0 i4 q5 Y3 z3 L
! N, n$ R0 h' t% e3 F 在QCELP中,对输入语音信号按8KHz抽样后,将其分成许多20ms长的帧,在每一帧中,编码器把语音能量和三个门限进行比较。而三个门限的选择是在对背景噪声电平估计的基础上进行自适应调整的。每一帧的语音能量由自相关函数 决定, 与以下三个门限比较: 、 和 ,其中,B表示背景噪声电平。如果 大于所有三个门限,速率就选择为8.55Kbit/s,若 仅大于两个门限,速率就选为4.0Kbit/s,若 只大于一个门限,速率就选为2.0Kbit/s,如果 小于所有三个门限,速率就选为0.8Kbit/s。除此之外,速率的选择还必须符合以下两条规则:一是数据速率每帧只允许下降一个级别。比如,如果前一帧的速率是8.55Kbit/s,而当前帧根据上面的选择原则,结果是2.0Kbit/s或0.8Kbit/s,那么,应该选择4.0Kbit/s。二是当CDMA使用半速率技术时,即使当前帧根据门限选择是8.55Kbit/s,而实际也只能选择4.0Kbit/s。- s) t: u1 o0 M/ K6 T
' S2 Q1 t* g* N( @/ j
EVRC的速率判决计算每帧进行一次,用来决定本帧的速率。输入语音先通过两个FIR带通滤波器划分成两个频带,并对每个频带计算出频带能量 ,然后对每个频带求出决定速率的两个门限值。计算出每个频带能量的两个门限值以后,把 和两个门限值作比较:如果 同时大于两个门限值,则该频带选择速率8.55Kbit/s,如果 介于两个门限值之间,就选择速率4.0Kbit/s,如果 同时小于两个门限值,则选择速率0.8Kbit/s。在两个频段分别得到的速率中,选择较高的那种速率作为当前帧初步确定的速率,然后依速率限制作必要的修正。速率修正的原则是:如果已经有连续至少两帧速率为8.55Kbit/s,则其后的帧即使帧速率初步确定为4.0Kbit/s或0.8Kbit/s,也应修正为速率8.55Kbit/s;如果前一帧速率为8.55Kbit/s,当前帧速率判定为0.8Kbit/s,则当前帧速率修正为4.0Kbit/s;另外,如果编码器接到命令只能产生的数据包最大速率为半速率,那么即使本帧速率判决为全速率,也要以半速率编码。( D6 ~6 \, S" Y3 r) o
5 k9 ]8 m: u' E. w) J) \4 U' r AMR语音编码器采用的自适应算法包括两部分:源控制和信道控制。首先是进行话音激活检测(VAD)算法,其基本原理就是用部分语音编码参数和子带电平估计得到的能量信息来检测信号帧是语音还是非语音。如果VAD算法检测到输入语音信号不激活(非语音)时,源控速率(SCR)操作允许以较低的速率对输入的语音信号进行编码,即用舒适背景噪声(速率为1.80 Kbit/s)来代替语音帧进行传输;如果VAD算法检测到输入语音信号激活(是语音)时,则用正常的8种速率进行编码传输。然后利用信道控制来对8种速率进行选择,即在通话过程中根据估计的信道质量进行自适应切换,在总的信道传输速率不变的情况下,自适应地改变信源(语音)编码速率和信道编码速率。在坏的信道条件(深衰落)下,信道编码中的冗余比特数不足以纠正传输错误,这时应提高信道编码速率(增加冗余比特数)而减小信源编码速率来保障通话质量;相反,在好的信道条件下,应增加信源(语音)编码速率来提高语音质量。! e/ M. e* j+ _1 G e! C
8 e% A' B1 o ~& f# I b
在SMV中,对每一语音帧,速率选择算法根据声码器的工作模式和输入语音信号的帧类型来选择4种可能的速率。SMV算法有6种可选工作模式,分别记为模式0~模式5,不同模式在平均码率和语音质量之间的侧重点略有不同。其中模式4和模式5的最高编码速率为半速率,也就是所谓工作在最大半速率规则之下。SMV的工作模式用3比特表示,其中2比特用于指示模式0~模式3,1比特为最大半速率标志。同时,SMV对每一语音帧进行详尽的分类,将之分为:静音帧/背景噪声帧、类噪声帧、清音帧、起始端、不稳定浊音帧和稳定浊音帧六类。分类采用分级细化的方法,首先在VAD模块对语音帧进行粗分类,然后再逐级细化。其中静音帧(类噪声帧)和稳定清音帧可以用经能量或频谱调制的噪声来表示,并根据不同的工作模式选择1/4速率或1/8速率对其进行编码;对于其他帧,则用全速率或者半速率进行编码。: B, L7 S4 e5 l* }9 ^% y
$ j7 W/ V' B- t% x% R3 `
EVRC编码模式属于比较古老的语音编码模式了,大概开始于1995年- i5 d# S5 R/ b2 H3 _, x
% o" v ^6 M8 d6 F5 n/ \
13K与13K IS733分别属于QCELP算法的早期和升级,其音质和性能都优于EVRC模式,我国的CDMA网络初建时估计已经普及了5 V6 U9 G3 v" p. I
7 P! W h b' A; X9 }, Q+ KSMV则属于现今比较流行及主流的CDMA语音模式,估计各地基站已经全面支持了1 ^6 Q' M9 ^* C) U
1 I: m. @" Q( M* k& L# X& y! X
4GV属于高通最新的CDMA语音编码技术,是EVRC-B,属于EVRC的升级,国内支持情况不祥/ T e; W. W0 n
: w+ d. f& v- i: K* W( ~Home page,Home Orig, Roam Rrig估计是分别代表手机终端,基站及漫游基站,具体我也不清楚,这样猜想
7 Y% l, i/ @9 a: O m$ O- a4 R6 H& c$ u) q1 [& Y: B: H' M
. z7 o+ U* b* L# ]. q+ v
写号线连接手机,运行QPST或者CDMA Workshop软件,进入CDMA界面,右下角的EVRC Enable,取消小框里的勾,禁用EVRC
8 f' |% v' v! L( I: r; _5 R0 p! M7 P' h5 Q# R. K% o2 ?0 L
(慎用)通话音质最好的设置:
2 j: V* N* b# s9 h( @& J1 |Home Page:13k IS733
. m$ ` @- |$ aHome Orig:13k IS7333 B& ?- b" b% B* o& h+ {# y
Roam Orig:13k IS733
) K! m2 c2 ?6 `6 l$ O4 T( F' j) K(注意:此设置可能会导致电话无法拨出,但可以拨进,视各地的基站状况而异)
' w9 D" q! @. F: ~
$ j# Q6 ?5 N3 m# j- n7 v9 ^! z9 `2 z2 X(推荐)通话音质非常好的设置:" z# s/ x% c# O
Home Page:13K! |/ X& y3 c: J3 k9 l- L
Home Orig:13K
* `$ Y9 j. w8 ^Roam Orig:13K
9 {5 `. v& K) l(注意:此设置兼容性应该非常好,我早在2004年用Moto的V680时就使用了这个模式,此模式我正在使用,东莞地区) H5 C- E# k( e1 S7 D
* z/ W& R! l2 D% \* g5 ]# J
(推荐)通话音质很好的设置:1 D7 @: Z; z6 h' h
Home Page:SMV. t+ a' a8 {! g' t. b/ ]7 I
Home Orig:SMV
" g* k1 Q3 M) W: }: d. I3 VRoam Orig:SMV
9 K( y( W0 R& M7 J: w8 m9 G(注意:此设置兼容性应该非常好,自动调整码率,信号好的时候码率高,音质好,信号不好的时候码率低,带宽占用低,接通率高,音质也不错)4 A- d0 L( K2 S$ |
# B j/ X" Z Q
q8 s; m0 _( Q2 _1 `默认模式是EVRC,带宽占用低,音质一般,兼容性很好4 F* L U& h3 S( w! i
4 q' v, y7 e# o4GV NB窄带和4GV WD宽带属于新技术,各地基站支持情况不清楚,暂不做推荐
& Q: C5 @9 V6 V2 @ c
: q+ Q/ q/ x& W5 h3 i: p注明:本帖技术类相关来源于互联网相关CDMA技术资料,相关设置所造成的后果,本人概不负责,所推荐的设置是本人在自用手机及相关地区使用的经验总结,仅供参考!!!: N) g+ R: F) N3 F7 w
4 }8 I4 A0 F: l) G6 @欢迎大家提供更好更详细的讨论与交流!!!) _. |; v* ~+ }/ [
% J1 W- @$ o7 J[ Edited by Rufoo on 2010-5-28 22:07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