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40|回复: 6

诺贝尔物理学奖 授予用于读取硬盘数据的技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11 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体积越来越小,容量越来越大――在如今这个信息时代,存储信息的硬盘自然而然被人们寄予了这样的期待。得益于 “巨磁电阻”效应这一重大发现,最近20多年来,我们开始能够在笔记本电脑、音乐播放器等所安装的越来越小的硬盘中存储海量信息。

  瑞典皇家科学院9日宣布,将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法国科学家阿尔贝?费尔和德国科学家彼得?格林贝格尔,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巨磁电阻”效应。瑞典皇家科学院说:“今年的物理学奖授予用于读取硬盘数据的技术,得益于这项技术,硬盘在近年来迅速变得越来越小。”

  通常说的硬盘也被称为磁盘,这是因为在硬盘中是利用磁介质来存储信息的。一般而言,在密封的硬盘内腔中有若干个磁盘片,磁盘片的每一面都被以转轴为轴心、以一定的磁密度为间隔划分成多个磁道,每个磁道又进而被划分为若干个扇区。磁盘片的每个磁盘面都相应有一个数据读出头。

  简单地说,当数据读出头“扫描”过磁盘面的各个区域时,各个区域中记录的不同磁信号就被转换成电信号,电信号的变化进而被表达为“0”和“1”,成为所有信息的原始“译码”。

  伴随着信息数字化的大潮,人们开始寻求不断缩小硬盘体积同时提高硬盘容量的技术。1988年,费尔和格林贝格尔各自独立发现了“巨磁电阻”效应,也就是说,非常弱小的磁性变化就能导致巨大电阻变化的特殊效应。

  这一发现解决了制造大容量小硬盘最棘手的问题:当硬盘体积不断变小,容量却不断变大时,势必要求磁盘上每一个被划分出来的独立区域越来越小,这些区域所记录的磁信号也就越来越弱。借助“巨磁电阻”效应,人们才得以制造出更加灵敏的数据读出头,使越来越弱的磁信号依然能够被清晰读出,并且转换成清晰的电流变化。

  1997年,第一个基于“巨磁电阻”效应的数据读出头问世,并很快引发了硬盘的“大容量、小型化”革命。如今,笔记本电脑、音乐播放器等各类数码电子产品中所装备的硬盘,基本上都应用了“巨磁电阻”效应,这一技术已然成为新的标准。

  瑞典皇家科学院的公报介绍说,另外一项发明于上世纪70年代的技术,即制造不同材料的超薄层的技术,使得人们有望制造出只有几个原子厚度的薄层结构。由于数据读出头是由多层不同材料薄膜构成的结构,因而只要在“巨磁电阻”效应依然起作用的尺度范围内,科学家未来将能够进一步缩小硬盘体积,提高硬盘容量。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感言

  
n_r.jpg


   这张拼版照片显示的是法国科学家阿尔贝?费尔(左)和德国科学家彼得?格林贝格尔2007年4月16日出席日本东京一次新闻发布会。瑞典皇家科学院9日宣布,法国科学家阿尔贝?费尔和德国科学家彼得?格林贝格尔因先后独立发现了“巨磁电阻”效应,分享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新华社/法新

  新华网斯德哥尔摩10月9日电 瑞典皇家科学院9日宣布,法国科学家阿尔贝?费尔和德国科学家彼得?格林贝格尔因发现“巨磁电阻”效应共同获得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两位科学家在得知获奖后分别对媒体发表了简短的获奖感言。

  阿尔贝?费尔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说:“我受宠若惊,非常感动,我为能够与彼得?格林贝格尔共享这一奖项而兴奋不已。我们刚刚交谈过。我们总是很好地交换我们的研究结果。”

  两位科学家的发现使得小型大容量硬盘得到广泛应用。费尔说,“能够看到我们的发现所产生的威力实在是太棒了!”

  彼得?格林贝格尔在接受瑞典电台采访时说:“有人告诉我,如果有从斯德哥尔摩来的电话,那只能是诺贝尔奖(通知)。”他说,“正有一大群人站在我门外”,他打算跟他们“来一杯香槟”。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1 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下一代的网络,传输速度已经可以nGB/s了,硬盘。。。又该升级了
发表于 2007-10-11 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涨见识了........
发表于 2007-10-11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楼上观点相同.

又学到东西了
发表于 2007-10-11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LZ我爱红色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07-10-11 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强人啊,你们以后看我儿子的
发表于 2007-10-11 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帮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吹友吧 ( 京ICP备05078561号 )

GMT+8, 2025-1-27 06:30 , Processed in 0.32552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