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MP3播放的声音最高时几乎等同于喷气式飞机起飞时的噪音.不仅是MP3,随身听、手机、KTV、蹦迪等娱乐性噪声正在损害着人们的听力.
( y/ _) o* t: ~% m2 [% `0 G t8 r, r3月3日第九次全国爱耳日前,专家建议,保护听力,减少娱乐性噪声,打手机一次别超过10分钟.国外研究表明,人们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不经意间因娱乐性噪声引起的青少年的听力损伤呈逐年上升趋势,每年全世界新增噪声导致听力损伤的青少年高达500万.
5 `( E0 a$ x" `9 S2 U# S5 i, Y p8 m
( z b. C* H& C7 _0 K0 Y
常见娱乐性噪声:MP3、随身听、手机、KTV、蹦迪2 g! y9 _4 O) ~5 a( L- ]6 Z+ f: ]
6 o+ M" J" [! \* h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也发现,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因耳鸣、听力损伤前来医院就诊,这不能不引起我们高度警惕./ t1 ]) @; ~) v
6 i0 n9 D0 j. Y0 `+ g; O常见的娱乐性噪声来源于音乐播放器如随身听、MP3和手机、KTV、蹦迪等.
% e2 j* b/ r4 k; q4 e! z! m* K% ]1 B+ a: }# k/ g3 ]
听力下降对青少年最大的伤害是影响语言发育,其次是造成智力发育迟缓,使他们难以融入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除了导致听觉系统损伤外,过高的立体声响会和噪音一样引起心血管、神经、消化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紊乱,如: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胃液分泌减少、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等.2 ]+ K) C$ |3 B( V8 T' N
4 G* L P' E. s/ x% |+ F
MP3最高音量接近飞机起飞时的噪音; ?1 o! O2 t4 p; ~
% V$ [* W* r/ E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随时随地打开MP3播放器,塞上耳机、放大音量,旁若无人的欣赏音乐,但大家娱乐享受的同时,听力也正在被悄悄地损害着.全球著名的音乐播放器制造商i-pod(苹果)公司已遭到消费者起诉,理由是使用ipod损伤了消费者的听力.. f( \6 m/ R$ {9 P& c. b
" w& H3 K( l$ X& f: P9 }首先让我们来分析一下戴耳机、听MP3容易导致听力损伤的机理:MP3配置的耳塞式耳机与外耳道贴得很紧,声音进入外耳道后没有缓冲的余地,声音信号较前提高6-9分贝.强大的声压集中地传递到很薄的鼓膜上,引起听觉器官异常兴奋;感受声音传导的毛细胞长期在80-90分贝的刺激下,会发生萎缩或减少,使听力减退., S' Z: I2 i/ N% n# w L6 V
1 s; L8 J4 S$ ?7 R7 Y# B4 G短时、低强度的噪音将导致暂时性的听觉丧失,并伴有暂时性阈移,这种损伤在脱离噪声环境后一定时间可以恢复.但是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中,导致毛细胞发生损害及退行性变,内耳供血减少,发生不可逆的听力下降,即永久性阈移.MP3音量越大,所听时间越长受损的毛细胞就越多.* L! V% G, X0 ~
. A# _; _9 P$ G有报道指出,高于90分贝的任何声音,如果接触时间过长的话,即可引起某种程度的听力丧失.而MP3播放的声音大多超过100分贝,甚至可以高达120分贝,这个音量几乎等同于喷气式飞机起飞时的噪音.4 H& q9 r! M+ E/ M' k y# A* K
: ]3 s" R) ]7 g* J9 r* A( t& f
长时间用手机可致不可逆的听力下降4 M, k8 {4 d: B+ I" _
, p, e' c* f; R1 q, r4 L
现代人越来越离不开手机,但不同于普通的电离辐射,手机发射的电磁波波长为900MHz-1800MHz,虽然尚没有达到损伤DNA的程度,但此种微波可以辐射深度达颅内4-6cm,刺激水分子和细胞发生运动,导致相应组织温度上升0.1℃,引发如头痛、脑血供障碍、面部皮肤烧灼感以及耳部及耳周皮肤烧灼感等热反应,而且可以引起诸如睡眠方式的改变、血压升高、认知功能障碍等非热反应.
. m x# K1 _+ g4 d
' E$ n5 |: g/ b* M- B尽管并非所有专家都认同长期使用手机导致脑瘤等发生率升高,但由手机发射的电磁波引发的潜在致癌作用已经引起众多专家的关注.此外,研究表明,长时间使用手机可发生类似于过度噪声刺激对听力的损伤,导致不可逆的听力下降.
3 c& [% o. L& R' m6 n. Y2 a! M6 f- N3 }! X$ U) z
“迪斯科重听”属急性音响性外伤3 } M! V; u7 i) K6 R. `) m" N
3 m1 H, i( ]1 W8 ]$ J$ N" I很多年轻人沉迷KTV、酒吧、迪厅,整夜暴露于震撼的音响轰鸣之中.迪斯科音乐和摇滚音乐造成的噪声可达120分贝以上,可以导致出现耳鸣、耳聋、耳闷等症状,并出现重听,临床上称为“迪斯科重听”,属于急性音响性外伤范围.
2 ?9 O* m" C6 V9 b
5 G8 R% J o" n过度的噪声刺激将导致耳蜗外毛细胞和内毛细胞的损伤或丢失,造成暂时性或永久性的听觉阈值移动.噪声刺激还能使外周听觉神经纤维突触间的联系发生改变,并引发中枢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之外,音量的急剧变化可以导致听觉器官的急性声损伤,出现内耳组织毛细胞损伤、盖膜移位等.动物试验已经证明,一定强度的冲击波负压确能使中耳和内耳发生机械性创伤,并伴有明显的听功能损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