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6 m9 Y3 P! i z: t
- m5 u' Q& Y: K | " {6 } k' W! S+ u
|
9 E; U4 E4 S& G
我们生活在一个“你最近为我做了些什么?”的世界中,而高科技领域的比拼更是残酷而直接,各大公司耗费大量经费以及年复一年的努力来开发一款能颠覆行业现状的设备,一个能改变世界的品牌,但事实是其中凝结着公司心血的大部分产品都很快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巨大的创新会把行业领先的企业直接扳倒,有时候甚至整个行业都难以幸免。数十年来某家公司熟知了现状,但如果它不把新科技应用在自己的产品上,那么竞争者们很乐意替他们完成这项工作。 有时某些公司就是不相信这一点,他们认为自己的公司不受这些“规则”的约束。 索尼不专注于做消费电子行业,而是进入了电影行业成为全球媒体巨人的行为让人费解。 而当苹果、三星、谷歌大举进军移动智能设备的时候,索尼仍在坚守自己的随身听产品线。 比索尼更让人费解的是一个公司名称直译为“在运动中研究”(Research In Motion),开发黑莓手机的公司的故事。 究竟Mike Lazaridis 和 Jim Balsillie这两位黑莓联合创始人是怎么想的,会认为仅仅因为黑莓市值曾达到了数十亿美元,就可以坐享其成,不再创新,而钱就会一大笔一大笔地自己跑到他们的账户中? 但他们的的确确是这么想的,所以当苹果给世界带来了iPhone——一款多点触摸、虚拟键盘、网咯浏览器以及第三方App的设备时,黑莓对其嗤之以鼻,认为它明显不会对自己的生意造成什么影响。对Android、iPad以及所有其它大事件同样不认为有什么重要性。 两位联合创始人过了好几年才意识到问题所在,开始研发自己的智能手机系统,但等到发布的时候,已经比苹果和谷歌落后了好几代。两位来自加拿大的创始人可能从没听过著名冰球运动员Wayne Gretsky的名言:“我往对手现在的位置滑,而不是对手曾经在的位置。” 即便后来上任的黑莓CEO Thorsten Heins也没有抓住机会,当2007年消费者们在苹果商店前彻夜排队时,当数百万人翘首以盼能拥有自己的iPhone时,当智能手机让自家产品看起来像古董时,即便没有所谓的“智库”,也应该意识到发生大事件了。 现在所有人都很关注黑莓能否存活下来,但事实上这个问题就很不恰当,恰当的问题应该是“黑莓值得活下来吗?”。而这个问题的答案简单且肯定:“不”。理由有很多: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彼得原理(Peter Principle)…… 当下黑莓存在意义不比恐龙在远古时期的意义大,而北电、柯达也是同一个道理。 确实,IBM和苹果也曾经处于这种境地,但他们清楚当下的形势,他们知道自己有麻烦了,所以他们采取正确的做法,给公司带来乔布斯和Lou Gerstner两位聪明的领导人,让公司转危为安。看看今天的他们吧。 黑莓没能复制IBM和苹果的漂亮转身,不仅是因为这样的动作很难完成,更是因为公司的领导层没有所需的条件。他们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并针对公司的困难引入新鲜血液,帮助公司向未来发展。 黑莓不值得存活下来,因为它的领导们直到公司亏损的只剩一些现金和老旧的专利时,才想到要做些什么。黑莓并不是第一个因此而被淘汰的公司,而且也绝对不会是最后一个。 * p. w8 S+ C p: y# ^; d
|